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魏武)人事部日前就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下发通知,具体从三个方面规定十类人员可以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的要求:
一是对经证明具有较高外语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比如,具有国家认定的相应留学经历的;申报副高级职称时职称外语考试成绩达到要求,申报正高级职称需再次参加同一级别考试的;出版过外文专著、译著或以其他方式证明具备较高外语水平,并经一定程序确认的,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
二是可放宽外语成绩要求或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的。比如,对经审核确认,能力业绩突出、在本行业本地区作出重要贡献的;对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经省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可放宽至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对在地市以下单位,长期在野外从事农业、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铁路施工、公路施工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对年龄较大并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
三是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的。比如,对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工艺美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对取得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申报职称有第二外语要求的;对申报各系列初级职称的。
通知提出,要分级确定全国职称外语考试成绩使用办法。人事部将根据当年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命题和考试情况确定各语种、级别、类别的全国通用标准。各地各部门可结合全国通用标准,按照管理权限再确定本地区、本部门职称外语考试成绩使用办法和有效期。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本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并认真做好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工作。
通知还指出,职称外语考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防止职称外语考试“一刀切”和形式主义。
通知强调,外语是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开展对外学术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外语水平是一项必须坚持的长期任务。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要按照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继续坚持对职称外语的要求,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外语能力,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加强对外学术技术交流。
据悉,2007年全国职称外语考试时间由原来的2007年4月8日调整为2007年6月30日。
职称外语考试推至6月30日 建议被修改9处
2007年2月7日至2月16日,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就“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建议”公开征求意见。课题组根据大多数邮件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建议”做了9处调整和修改。>>>详细
职称外语考试征求意见揭晓:近九成赞同调政策
课题组建议职称外语考试要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国家根据当年命题和考试情况确定不同语种、级别、类别的全国通用标准,各地各部门再按管理权限,结合全国通用标准确定本地区、本部门职称外语考试成绩使用办法和有效期。>>>详细
九类人有望免考职称外语 各地可定具体考试政策
备受关注的职称外语考试改革终于浮出水面。人事部昨天(7日)公布,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已初步形成了完善职称外语考试的有关建议,其中包括了9类人员可不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者放宽外语成绩要求。>>>详细
新华时评:职称外语考试应当彻底改革
1998年正式实行全国职称外语考试以来,这项考试一直遭受质疑:不管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用到外语,只要参加职称评定,就必须经过外语考试这道门槛。这种逢评必考的规定,衍生出众多弊端。>>>详细
网上调查显示:逾九成人认为应取消职称英语考试
人才评价三弊:论文定成败 外语行否决 文凭论高低
中国学英语者 几年后将超英语母语国总人口
冷落母语,连外籍专家都看不惯